笔趣阁中文网 > 天狼书 > 第二十八章 相见恨晚

第二十八章 相见恨晚

推荐阅读:

一秒记住【笔趣阁中文网 www.biqugezw.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杨小狼并不信潘惟正的话,他不觉得与这些纨绔子弟交往的潘惟正能好到哪里去。

    “我是指真正可以交心的朋友。”潘惟正微微一笑,“酒肉朋友不算。”

    杨小狼有些郁闷,为什么自己不用说话,潘惟正却总是能知道自己在想什么。

    潘惟正又补充道:“其实必兴和光扆都是正直之人,我很喜欢他们;曹大哥稳重方正,也令人敬佩;就连贺令图,他虽然行事浮夸,品性有些瑕疵,但也是个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军人,并非只喜欢靠外戚的身份混日子。只是在很多事情上,我与他们观点并不一致。他们都有自己的家族利益,都有与自己骨肉相连的兄弟,又怎么可能互相成为真正的朋友?”

    杨小狼瞥了眼潘惟正,心道你自己也是代表潘家的利益,也有亲生的大哥、二哥,自己处不好手足关系,还怪装别人有兄弟了?

    潘惟正看见他眼神,伸手使劲在他额头一弹:“你这个精明的小坏蛋,一定在想我的身份了。又不是所有人都生来与家族中人保持一致,不然何来叛逆一说?比如你就是个与家人格格不入的怪胎,否则也不会在我这里了!”他从桌上找出一本奏章,递给杨小狼,正色道,“你可以看看,这是我本要呈给陛下的奏章,但是被父亲拦下了。”

    杨小狼揉着发疼的额头,没好气地拿过那奏章,心想他倒要看看潘惟正是不是因为水平太差,他爹怕丢脸才拦下的。岂料一读之下,他就惊讶了。飞快读完之后,他提起笔写字:“这真的是你的想法?”

    原来潘惟正的奏章中,不但痛陈晋、绛二州百姓遭受契丹人劫掠之苦,质疑赵匡胤的做法,而且对赵匡胤此次用兵提出了异议。最后他更是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北汉本不足惧,何必耗费兵力一定要先行攻下。既然攻击北汉时,忌惮契丹来救,为何不釜底抽薪,干脆兵指契丹,从根本上解除心腹大患?只要北上争雄,将契丹逼退,切断太原与北方的联系,则北汉不攻自破,宋军便能不费一兵一卒将之纳入版图了。

    杨小狼甫一穿越到这个世界,遇见的便是潘惟正作为敌军对他和杨三郎穷追不舍,又见他三番两次出入太原,表现积极的很,以为他如此卖力,定要拿下太原才肯罢休了。作为一个过惯了天平盛世的现代人,本来便怕战火牵连,刚穿越时,他才屡次嚷嚷要投宋,惹得家人当他蠢货。后来发现北汉内部倾轧残酷,父亲刘继业拖家带口十几人,的确无法说降便降,也就不提了。忽见潘惟正居然建议不打北汉,实在又惊又喜。

    潘惟正道:“这当然是我的想法,虽说北汉刘氏是沙陀人,然而治下百姓都是汉家子民,何忍相残?而况太原又不能一举拿下,平白消耗了实力,倒让契丹坐收渔利。打仗就是扔银子,南方那些国家,个个肥得流油,军队又弱,一打就能让汴梁的金库多出好几间。北汉国小地贫,就算最终破城,又能给带来多大好处?”

    杨小狼好歹读了几个月的书,涨了点见识,他感觉潘惟正说得有理,也不由点头赞同。但他只高兴了一瞬,忽想到这奏章已被潘美拦下,根本没可能递上去,又怒道:“你拿送不出去的奏章给我看有什么用?”

    “让你高兴高兴啊!”

    “去死吧!”杨小狼的字力透纸背。

    潘惟正看他一眼:“虽然小孩子都有忽喜忽怒的毛病,还是劝你谨慎措辞,对我这样极力维护太原的人,你理应减轻敌意。本来我也是一心赞成攻下太原的,直到经历这次自动撤军,又亲眼见到契丹的军队,这才改变看法。我记得你一直就想归降大宋,将来你回家之后,最好继续设法说服家人尽早投诚,还可以保住富贵。北汉国主对内残暴不仁,对外胆怯懦弱,不是可信之人,你的父兄都太忠直,就怕最后反被皇帝那卖了。”

    “哼,我还回得去么?就算回去,你害我变哑,我三哥一定将你视为仇人。”

    潘惟正挑眉道:“我打算放你回去了,还打算请人将你治好。”

    “你会那么好心?”杨小狼完全不信。

    “其实你倒无所谓,我只是为杨兄可惜,你回去千万要劝他认清形势,别轻信那个昏君。”

    难道潘惟正对杨三郎如此一往情深,不惜将奏章给你自己看,就是为了让自己回去劝说他归顺,好跟他在一起?杨小狼以狐疑的目光看着潘惟正,以己度人,越想越觉得这理由充分。如此一来,自己几次蓄意杀他,而他不杀自己,反而出手施救也说得通了。哼,休想,我绝对不会让三郎跟了你这人渣的!

    杨小狼怒气又起,“休想”的口型都做出来了,只可惜不能出声。

    潘惟正知他想歪,又将他狠敲一记,肃然道:“不要乱想!告诉你吧,据传来的谍报,契丹的国主耶律璟昏庸残暴,被自己的近侍刺死了。”

    杨小狼一惊,那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辽国内部必定生乱,有可能顾及不了北汉了。陛下认定这是再次进攻太原的良机,他已经决定御驾亲征,誓要将北汉拿下了!”潘惟正目光犀利地看着杨小狼,“这也意味着北汉君臣很快就必须在降与不降间做出选择,已没有多久的太平日子可挥霍了。”

    杨小狼似被这突然地消息弄乱了思想,握着笔迟迟没有回应。

    潘惟正等了一会,又道:“其实你还有两种选择,你是愿意留在这里保住性命,还是愿意冒险回去,或者劝说他们及早归顺、或者与他们同生共死?”

    不等他讲完,杨小狼猛地抓过笔,大字写道:“送我回家!”

    潘惟正看着他的字,微微点了下头:“你总算没让我失望。”

    杨小狼给他白眼,我回我自己家,哪轮到你失望不失望了?

    潘惟正挑眉道:“你好像比我初见你时仗义多了啊。难道你终于发现亲情可贵了?”

    “对!”杨小狼想起自己家里兄弟和睦,终于感觉有赢过潘惟正的地方了,回答得颇为解恨,“尤其是见识到你的悲惨境遇之后。”

    潘惟正看过,只是淡淡一笑:“你这话有些刻毒。”

    杨小狼不知道他无意间说中了真相,只顾忙着问:“什么时候带我去医治?”

    “入夜之后。”

    杨小狼同样不知道的是,为何看个郎中为何还要偷偷摸摸。

    这天晚上,他被带到一个热闹的酒肆,这里的一间小阁中,他见到了那名目光有些怪异的郎中。郎中并不多话,只是叫杨小狼在阁中的一张床上躺下,接着便向潘惟正和与自己同来的那人作揖,请二人出门回避。

    潘惟正出了门,见那被风帽遮住脸的人一直跟在自己身后,便问:“不知阁下如何称呼?”

    那人不语,却是向他示意,转进了隔壁的济楚阁,潘惟正心中一动,走进去果见皇子赵德昭已褪下风帽,等在一旁。

    潘惟正正待行礼,赵德昭却拦住了他。赵德昭表情稳重,然而黝黑的脸庞上双目明亮:“潘三公子,我是特意来找你一叙的。”

    潘惟正略显矜持:“不知殿下想与臣谈些什么?”

    “谈你的奏章!”赵德昭目光更亮。

    潘惟正一怔:“什么奏章?”

    “就是那篇没有送出的,有关北征契丹、平定北汉的策。”

    潘惟正心中凛然:“那篇奏章一直放在臣的书房中,殿下如何得知的?”

    赵德昭诚实道:“不瞒潘公子,我是一次进宫,偶然听宫中内侍提起,说你父子曾经为一本奏章私下争论。潘公认为你建议放弃北汉、先攻契丹的想法不切实际,不同意你呈给父亲。”

    潘惟正语气依旧平淡:“原来如此,宫中果然处处耳目灵通。”

    赵德昭忙道:“并不是我有意探听。只是偶然得知你的想法竟然与我一致,实在按捺不住结交之心。”他又遗憾道,“早知如此,那日酒宴上,便该与你多聊片刻。”

    潘惟正却问道:“殿下,您难道没有听说,陛下已经打算亲征北汉了么?箭在弦上,焉能不发?”

    赵德昭道:“我正苦恼于此,虽持有异议,自己身边却无人可以商谈。魏仁浦魏先生虽也与我看法相同,认为发兵北方操之过急,但是又不肯多言。不知潘公子奏章中怎样写的,能否赐教?”他又恳切道,“如你有所顾虑,我可以守口如瓶,绝不会将你泄露给第三者。”

    潘惟正见他言辞诚恳,便道:“承蒙殿下青眼,我当日写奏章时,出于义愤,的确有言辞激烈之处。如果殿下不介意这些,我便将那篇拙作抄给你看。”

    赵德昭目光惊喜:“好,多谢!”

    潘惟正磨墨铺纸,赵德昭迫不及待地读他写出的每一个字,等到潘惟正写完,他已读完,激动道:“你所言深得我心,待我回去好好思虑,然后转禀陛下。如果他认为是我说的,纵然动怒,也不会牵连别人了。”

    潘惟正提醒道:“我父亲自青年时便跟随陛下,两人相知甚深,他尚且不肯出言劝阻,可见此时要陛下听进相反意见很难。毕竟辽主一死,形势对我国有利,这诱惑太大了。殿下如果再拿我意见前去进谏,恐怕惹怒龙颜是一定的。”

    赵德昭却道:“既是真心为国,为何不能说?”

    潘惟正微微惊讶,他知道赵德昭并不太受赵匡胤宠爱,自出阁后行事低调,对权倾汴梁的叔父赵光义处处避让,别人都言他有城府,喜怒不形于色。此次居然明知会被怪责也肯发声,让他有些意外。

    赵德昭却在此时又将潘惟正的文章看了一遍,指着其中某处,问道:“你为何有如此看法,依据是什么?”

    潘惟正便详细为他叙述自己所见所闻,解释缘由,赵德昭连连点头,又问了几个问题。两人问答之际,难免旁征博引,一题未完,又触及另一个话题,竟然越聊越是投机。这年潘惟正十五岁,赵德昭二十二岁,两人相差七年,彼此却恍然有找到知己之感。

    赵德昭感叹了句“相见恨晚”,潘惟正微笑道:“晚么?再早几年,我就像小狼那么大,言辞幼稚,殿下也未必看得上。”

    赵德昭一想也是,与他一起笑起来,再聊到兴起,他高兴道:“惟正,我最近刚有了第一个儿子,尚未取名,我也想给他取名惟正,期望他长大像你一样,不知你会不会见怪?”

    潘惟正忙道:“幸何如之。”

    二人聊得亲切,却听隔壁乍然传来一声大哭,正是杨小狼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