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中文网 > 高俅不踢球 > 第十五章 陈无己

第十五章 陈无己

推荐阅读:大魏读书人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龙王传说医妃惊世神藏盛唐风华

一秒记住【笔趣阁中文网 www.biqugezw.co】,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就这一次落水,高俅足足在家里面待了有十多天,直到七月二十的时候才第一次出了门,去皇宫找赵佶问了一下吐蕃部族的迁移问题。

    其实高俅也没有什么伤势,只不过那天落水之后紧跟着就感冒了,而且再加上有心理阴影的存在,高俅才会一直在家里面养着。本来早几天高俅就已经休养的差不多了,不过脸上还有河灯烫伤的地方,因此他才在家里面多待了几天。

    如果不是后来赵怀德找上了门来,那高俅可能还在家里面待着。

    赵怀德找高俅也不是为了别的事情,正是为了他们部族的迁移问题。距离上次在朝堂上面见赵佶已经差不多过了半个月了,可是赵怀德始终没有等到大宋的官员来跟他商量部族迁移的问题,这让他实在是心有不安。而在东京汴梁之中,赵怀德又不认识其他的人,想要直接觐见皇帝也不太可能,万般无奈之下,他只能过来找高俅了。

    高俅听完了赵怀德的话之后,即刻便起身入宫了,在被赵佶笑了足足有五分钟之后,高俅这才一拍桌子,提醒赵佶要注意一些。

    等到赵佶平复了心态,高俅将自己的来意一说,赵佶才解释起来。

    吐蕃迁移的问题赵佶不是没有放在心上,只不过正像当初朝会上所说的,这件事情不仅大,更是十分的繁琐,到现在曾布他们也不过是才有了一个大致的方案,而更加具体的行动方案却还是没有定下来。本来这种事情是应该通知赵怀德一声的,不过因为曾布等人对吐蕃部族迁移的事情实在是太上心了,反而就忽略了还有赵怀德这么一个人的存在。

    没想到是这种情况的高俅,虽然说也有些意外,但是至少踏实了下来,吐蕃的事情有曾布等人上心,那就说明这件事情基本上是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了。

    又陪着赵佶写了一会字,高俅便告退离开了。

    本来还想着去朝臣议事的地方坐一坐,看看他们这些人都聊些什么,可是再一想自己之前在那些人面前的表现,高俅倒也没好意思过去。只不过离开皇宫的时候,高俅正好就碰到了一个人。

    李格非不知道是有什么事情入宫,正好也从皇宫里出来,而在李格非的身边,跟着一个五十左右的中年人,正有说有笑的往外面走着。

    看见了熟人,尤其是李格非这样身为‘苏门后四学士’的熟人,高俅也没办法装作没看见,因此便站在了宫门边上,等着李格非走过来。

    正经过宫门,李格非也看到了高俅,笑着便迎了上来,“这不是高俅嘛?你怎么在这里啊?”

    “没什么,进宫找皇上禀告些事情,刚出来。您这是……”

    高俅心里面吐着槽,不过脸上却没有丝毫的异样。

    其实跟李格非比起来,高俅更像问那么一句‘你怎么会在这里’,要知道李格非只不过是一个吏部员外郎,算起来也就是正七品而已,朝会上站班都没有他的位置,如今从皇宫之内走出来,这不是很奇怪吗?虽然说大宋朝朝会的时候并不是按着品级高低才能进殿站班,也跟官员的职能有关,可是李格非这样的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的,出现在这里确实很不正常。

    不过因为高俅跟李格非算是熟识的关系,又是李清照的亲爹,就算不看李清照的面子,高俅总也要估计苏轼的面子,所以高俅也就没有多这一句嘴。

    转头看了一眼李格非身边的中年人,高俅又转过头来看向了一边的李格非,犹豫地问道:“这位是……”

    “哦,你问他啊?陈师道,叫做无己的那个陈师道,你该听说过吧?”

    听到高俅问自己身边的人是谁,李格非微微一笑,朝着高俅挑起了眼眉。

    “陈师道?叫做无己的那个陈师道?等等,陈无己?你是陈无己!”

    念叨了一遍对方的姓名,高俅开始还有点疑惑,后来用字带上姓念了一遍,高俅立刻就想了起来。

    在北宋一说‘师道’,很多人第一个想到的是种师道,毕竟投在这位老种经略相公门下的鲁智深实在是太过有名了。从后世而来的高俅,自然也是不例外,在苏轼身边待的那几年,并没有将他在这个方面的观念给更改过来。

    不过一说‘陈无己’,高俅却是挺有印象的,因为苏轼跟这个家伙之间的书信往来可是不少,而且大多数时候苏轼都是习惯叫陈师道叫做‘无己’。因此一提‘陈无己’,高俅便立刻回忆了起来。

    ‘苏门’除了有‘苏门四学士’和‘苏门后四学士’之外,还有‘苏门六君子’,而这个所谓的‘六君子’,就是在‘四学士’的基础上加上了陈师道还有李廌。

    那个李廌因为屡试不中,后来就对仕途有了厌恶之心,具体到了哪里,这个高俅因为不关心,后来也就没有问过苏轼,毕竟那个时候高俅已经离开了苏轼的身边,专门写信问这种事情实在是没有必要。

    而高俅之所以能记住这个‘陈无己’,除了有他跟苏轼通信的关系之外,还有就是他写的诗、词了,毕竟能将诗与词的风格写的这么相像的高俅还是头一次见,虽然说可能也是由于高俅读过的诗、词不多。不过这位‘陈无己’的诗、词内容狭窄,词意艰涩却是高俅平生仅见的,在跟苏轼谈论的时候苏轼也是这样评价这个‘陈无己’的。

    人家都说‘闭门觅句陈无己’,或许陈师道的诗、词如此,便是与其闭门苦吟有关了。

    “原来是陈先生当面,倒是小子失礼了。”

    虽然说高俅勉强能跟陈师道平辈论交,可是人家毕竟大高俅那么多岁,真要是平辈伦交这种事要是陈师道开口还行,高俅自己可是不能这么干的。

    不过陈师道身为‘苏门六君子’之一,虽然喜欢闭门苦吟,可是待人接物的习惯却是没有多少不同。

    “岂敢,岂敢!”见高俅如此客气,陈师道跟高俅客气了两句之后,转头看向了一边的李格非,小声说道:“文叔,这位就是先生最小的那个……”

    “嗯~!”

    李格非没等陈师道说完,立刻重重地点了下头,‘嗯’了一声。

    “什么情况?你们两个人在这跟我打哑谜呢?”

    虽然没有听清楚陈师道后面说的是什么,但是本能地,高俅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只不过一时之间有些想不起来这两个人说的到底是哪方面的事情了。

    “没什么,没什么,只不过小哥儿你真的不记得了吗?当年你我二人曾经见过面的啊!”

    陈师道摆了摆手,没有给高俅解释自己刚才的话,反而话锋一转,说起了另一段往事。

    对于这种近乎于套近乎的话,如果是别人说的话那一定是套近乎了,可是从陈师道的最里面说出来,显然不可能是套近乎,而是真的是有这件事才对。

    高俅对于陈师道的印象仅限于纸面上,不过既然陈师道如此说了,那想来应该是不知道在哪里两个人见过面,或者说是陈师道看见了高俅,而高俅却没有注意到陈师道也是有可能的。天下人熙熙攘攘,认识的人还记不过来,那些不认识的,自然就更加不会被人放在心上了。

    高俅微微一愣,紧跟着朝着陈师道一拱手,说道:“原来还是故人,这可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了。”

    “哈哈哈哈!真没想到,你们两个人还见过面?什么时候的事情,我怎么没听你说过?”

    站在一边的李格非看看陈师道,又看看高俅,然后大声笑了起来,伸手拍了拍陈师道的肩膀,开口问了一句。

    “这个……我也没什么印象了……”

    李格非的问话显然是问陈师道的,可是他却是在盯着高球看,高俅无奈之下,只好小声回答了一句。

    “什么?高俅你没有印象?我说无己啊,你怎么也学会说瞎话了?”

    听到高球说没有印象,李格非斜着眼睛看向了陈师道,开口揶揄道。

    “哼哼,我陈师道什么时候说过假话?不过小哥儿没有印象其实也是正常。”陈师道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元祐四年,先生出知杭州,路过南京的时候天色已晚,便在南京住下了,我当时任职的地方离南京不远,因此第二天便赶过去送行。当时正看见三夫人抱着一个孩童上马车,想来那位被抱着的孩童就是小哥儿了吧?”

    “唔,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

    听陈师道这么一说,高俅倒也隐隐约约有些印象了。

    这里陈师道说的南京可不是‘六朝古都’金陵城,而是在现在的河南商丘,当时路过这里的时候确实天色已晚,为了安全起见苏轼就带着人进了城住下了。第二天的时候也确实有几个人前来送行,不过苏轼不会做官,可是这做学问、交朋友的本事可是天下无双,不管是到了哪里,总是会有人来送行,因此高俅才会对陈师道送行没有太深的印象。

    而在陈师道口中的那位‘三夫人’,其实就是王朝云了。虽然说高俅跟在苏轼身边的时候苏轼身边只剩下王润之和王朝云了,可是在这两位之前还有一位名字叫做王弗,虽然说走的比较早,可是苏轼门下和朋友们大多还是当她在而称呼。因此王朝云才会被叫做‘三夫人’。

    一想起王朝云,高俅只觉得自己的胸口发闷,好像是被什么东西压住了一般,眼眶也不由得有些湿润了。

    李格非和陈师道两个人都被苏轼教导过,做官的品性一般无二,看人的本事也是学到了不少,而且像这两位的年纪人情世故比那些年轻人可是看的多,一见高俅的这幅模样,立刻就知道是有事情触动了高俅。

    “那个……可是三夫人她……”

    李格非与身边的陈师道对视一眼,犹豫着,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如果是在后世的话,有亲人离世必然是要通知一番的,不过在这个年代交通不便利,而且又有其他一些因素,所以苏轼也就没有跟其他的人说这件事情。如果说在那之后苏轼又入朝为官或者是怎么着的,那别人也能猜到,可是从那之后苏轼基本上在西湖边上转悠了,别人想知道也是没有机会的。

    “唉!人有旦夕祸福,小哥儿还要节哀才是。”

    陈师道叹息一声,开口安慰起来。

    “我……”

    正想说自己没有事情,可是随后便被一声呵斥给打断了。

    原来是几个人从宫门内而来,看见宫门处站着李格非等人,忍不住开口了。

    “喂!前面的,没事堵着宫门,想死不成?”

    几个人之中的一个,很是不耐烦的开口,呵斥起来。

    “哦?是谁想死?我倒是可以成全他!”正想到伤心的地方,被人这样打断,高俅的火气也上来了,绕过了李格非向宫门内看去,他去世忽然间笑了起来,“呵呵,哈哈!我当是谁呢!原来是蔡京蔡大人啊?这样耀武扬威的,您是真菜呢?还是装菜呢?”

    “你!”

    先前开口的是跟在蔡京身边的一个人,听见高俅如此说,立刻就想上前争辩。

    不过蔡京随即便伸出手来拦住了这个人,转回头来,云淡风轻的说道:“原来是高大人当面,却是误会了,误会了!”

    “嘿嘿,哪里有那么多的误会?蔡大人若是有什么话不妨当面直说,您这样做反倒是让我心生不安了。”

    左右已经跟蔡京交恶了,高俅也就不在乎那边多,直接嘲讽起来。

    “岂敢,岂敢。当日高大人一杯茶水,可谓是振聋发聩,让蔡某幡然醒悟,至今仍不敢忘记高大人当日之‘教诲’!”

    虽然知道高俅是明着找茬,可是当日一杯滚烫的茶水他蔡京都忍了,今天又岂能再找麻烦?

    是非只为多开口,烦恼皆因强出头。在官场上若是忍不得气,那就会混得像李格非和陈师道这样的人一样,蔡京可是深有体会的。